当前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我们每天都吃的这样东西,他一年卖掉7000万元!

时间:2025-04-16 09:11:00

编者按:

在日照广袤的乡村田野上,有一群人,他们怀揣梦想,脚踏实地,用智慧和汗水书写着乡村振兴的壮丽篇章。他们,就是新时代的“新农人”。“日照日报”微信公众号推出新栏目《日照新农人》,旨在聚焦这些在日照田野上逐梦的创业者,讲述他们的创业故事,展现他们的奋斗历程,探索乡村振兴的广阔天地。

从磨面坊到现代化工厂:

80后厂长张艺的34年麦香传承

晨雾未散的山海天旅游度假区两城街道大白石村,飘荡着独特的麦香。当第一缕晨光穿透面粉厂车间的玻璃窗,大白石面粉厂的全自动生产线正吞吐着金黄的麦粒,80后厂长张艺俯身抓起一把新磨的面粉,轻轻搓揉,清新的麦香扑面而来——这是他再熟悉不过的味道,从父亲的磨面坊到自己的现代化工厂,这缕麦香缠绕了他整整34年。

石磨轰鸣中的青春接力

提起“大富豪”面粉,相信很多日照人并不陌生。1987年出生的张艺是“大富豪”面粉的第二代传人。1991年,张艺的父亲张书朋从磨面小作坊起步,1亩大的院子里,1台老式磨面机昼夜转动,面粉袋堆成小山,“大富豪”的招牌在乡亲们的口口相传中渐渐擦亮。

也就在那时,磨面粉的机器轰鸣和飞扬的面粉成为少年时代张艺记忆最深刻的画面。

2010年,张艺大学毕业;次年,张书朋把小磨坊蜕变成拥有半机械化设备的中型面粉厂交给张艺打理。父亲交托时的目光却依然如旧:“面粉这行是良心营生,磨盘转得再快,缺了良心打底,出的面也没麦香。”这句带着麦秸味的叮嘱,像一粒饱满的麦种,就此埋进张艺尚显稚嫩的肩头。

“那时候,我刚大学毕业一年,对于这个操心费力的一厂之长,有点‘被迫营业’的感觉。”张艺告诉记者,“说是接手,更像被推上了从未开过的赛车。”回忆起初任厂长的时光,张艺的语气里带着释然的笑。这个刚从校门里走出的大学生,不得不从零开始学习关于面粉的一切知识。

刚接手工厂,张艺从点滴做起,6年时间,从凌晨调试机器,到暴雨夜守护原料库的坚守,到每个批次都要亲自留样的执念;从占地1亩地的小磨坊扩至占地5500平方米,到全自动生产线取代了半机械化设备;从门外汉到爱上面粉加工行业,这个曾经“被迫营业”的年轻人,终于在面粉细流中找到了属于自己的节奏。

血色磨盘前的涅槃

2017年的意外,让这个传承故事染上了悲壮的色彩,也永远定格在张艺的记忆里。在调试新的生产线时,张艺的左手不慎被卷入运转中的机器中。“当时只觉得左手一凉,低头看见血肉模糊的手腕,齿轮还在‘咔嗒咔嗒’响。幸亏周围人多,及时断电,不然后果不堪设想。”回忆起那个瞬间,张艺的声音依然发颤。

康复期的张艺经历了比肉体疼痛更剧烈的心理危机,好在有妻子胡梦华的一路陪伴。“那时候,很难接受一个健全的人少了一只手,既然发生了,就要积极面对,积极适应。”说话间,胡梦华别过去头,擦擦泛红的眼眶。

半年后,张艺重新审视心理上、身体上的缺失,终于走了出来。他笑称,“这不是伤疤,是一枚勋章。”

康复后,当张艺带着新研发的“十星磨坊”面粉重返车间时,工人们发现,那个曾经文质彬彬的厂长,走路时多了份破茧而出的坚韧,他拼劲全力守住父亲的事业,也是守住了自己的事业。

舌尖上的“0添加”承诺

日加工量100吨,年吞吐量突破3万吨,年销售额7000万元的背后,是每天成千上万个家庭的选择。

“面粉一个日不落行业,老百姓每天都需要吃的主食,需要坚守底线,用良心去做。”从业20余年,张艺一直恪守父亲的“0添加”底线,“从原粮上就要好,入口的东西,就是要无添加,让喜欢‘大白石’面粉的人们吃到健康的食品。”

“老百姓的厨房就是我们的考场。”2024年,在“日照第四届‘第一书记’农产品展销会”上,驻村第一书记许乃伟带着张艺参展,令他没想到的是,当最后一袋面粉被一位大妈塞进购物车时,她笑着说:“你爸当年给俺们送面,现在你又带着新产品来了,这牌子,俺们信得过!”这句带着乡音的肯定,让张艺很是感动,良好的口碑,拉去的面粉被抢购一空,原来父亲的“0添加”,早就刻进了老百姓的味蕾记忆。

面粉是有生命的,你对土地有多真诚,它就会回馈你多美的麦香。为了让更多人尝到这份纯粹,张艺发起“挑战100个小区,免费尝馒头计划”:开着车,带着蒸好的馒头,走进日照100个小区,活动开展得如火如荼,受到居民们的热烈欢迎,“有人说我们傻,免费送馒头亏大本。”张艺笑着摇头,“但当看见大爷大妈尝第一口时眼睛发亮,就知道这事儿值了。在他看来,“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就是一袋面粉,一个馒头,我们也可以送货上门。”

优质原麦加工的“十星磨坊”面粉,“0添加,不提取麦芯、麦芽”不是噱头,是张艺刻进骨子里的信仰。

创新赋能,守护麦香未来

创新是为了更好地远行。张艺通过改良传统石磨工艺,研发了颗粒面粉,更好地保留麦香,保持营养物质的完整,取名“颗粒王”,并注册了新的商标“洁鹏”,这款面粉既传承了传统石磨工艺的本真麦香,又融入了现代智能科技的创新基因。

2013年,当“老磨坊面粉”“特一粉”“高筋特一粉”三款产品捧回日照市粮食行业协会“放心粮油”称号时,张艺已在传统制粉工艺改良之路上探索了七载。2024年盛夏,随着ISO9001国际质量体系认证的通过,这家从家庭作坊起步的企业,正式跻身现代化食品生产企业行列。

“智能化自动磨坊机,转速慢、温度低,能锁住小麦90%的营养成分。”张艺调试着设备上的智能温控屏解释道,“我们通过数控系统精准调控研磨温度和转速,让产出的面粉能保持营养麦香。”说着,他掰开刚出笼的馒头,细密如蜂巢的气孔间升腾起浓郁麦香,“这种会呼吸的面粉,蒸出的是记忆里的家常味道。”

从2011年接手父亲的小作坊,到如今年销售额突破7000万元的现代化工厂;从父辈的“大富豪”到如今的“十星磨坊”,张艺始终记得创业初期筛麦时,那粒从指缝滑落的完整麦粒——带着泥土的气息、阳光的温度和对土地的敬畏。谈及未来规划张艺表示,“创新不是颠覆传统,而是让老手艺在新时代焕发新生。当印有‘大富豪’‘十星磨坊’‘颗粒王’字样的面粉袋发往全国各地,这磨出的不仅是面粉,更是大家对餐桌安全的美好期待。”

一袋面粉里藏着三十四年的光阴刻度

从老石磨的斑驳沟痕到

智能车间的数据洪流

变的是与时俱进的匠艺

不变的是深植土地的初心

让我们为张艺点赞!

来源:日照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