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评丨育儿补贴开领 让每个育儿家庭感到善政温暖
潮新闻客户端 特约评论员 伍里川

市民通过手机登录“育儿补贴”申领系统。图源:视觉中国
9月8日,国家卫生健康委举行新闻发布会。会上介绍,当天开始,育儿补贴申领正式全面开放,可通过支付宝、微信和各省份政务服务平台线上申领,也可到婴幼儿户籍地的乡镇政府进行申领。
发放育儿补贴,是以实打实的福祉,有效减轻育儿家庭的经济负担,且通过个体境遇的改善,在全社会创建生育友好环境。而制度性推动这一事务,让每一个育儿家庭都感受到善政的温暖和力量,是关键所在。
今年7月,《育儿补贴制度实施方案》的发布,标志着我国首次开启大范围、普惠式、直接性的育儿现金补贴,随着8月各地申领通道陆续开放,政策的温度正通过线上便捷操作、线下贴心服务,稳稳落在每一个需要支持的家庭头上。
令人振奋的是,《育儿补贴制度实施方案》亮点多多。该方案要求,坚持统筹衔接、保障公平,与现行民生政策相衔接,确保符合条件的婴幼儿平等享受补贴。该方案开宗明义地指出,“对符合法律法规规定生育的3周岁以下婴幼儿发放补贴”。这种“不搞区别对待、只问需求所在”的设计,既回应了一孩家庭的育儿压力,也避免了政策对不同生育选择的隐性倾斜,真正让每个符合条件的家庭都能感受到被看见、被重视。
值得一提的是,近年来,一些地方相继推出育儿补贴政策。但一方面,这种零散性的补贴行为,需要进一步形成固定的规制,以更好地呼应群众的需求;另一方面,一些补贴政策在执行过程中存在“考虑不周”的问题,令社会人群产生了疑虑。对此,我们更需要以严明的、统一性的规定,来消解疑点和难点,更有力推动育儿补贴政策落实到每一个育儿场景中。
该方案针对民生需求和痛点,对实施细节作出了优化。根据方案,育儿补贴按年发放,现阶段国家基础标准为每孩每年3600元。这笔钱对于存在经济压力的育儿家庭来说,可以起到重要的帮衬作用。此外,方案还规定,对按照育儿补贴制度规定发放的育儿补贴免征个人所得税;在最低生活保障对象、特困人员等救助对象认定时,育儿补贴不计入家庭或个人收入。对低收入家庭来说,“全额享受、不打折扣”意味着进一步降低了生活成本和负担,免除诸多后顾之忧。如此一来,政策的温暖就可以精准流向最需要的群体,形成最佳托底效果。
总之,育儿补贴在申领方式上的多元化、便捷化,新政所凸显的公平性、普适性、持续性,为千家万户带来福音。当育儿压力不断减轻,当生育友好理念不断深入,就会有越来越多的家庭体会到育儿的光荣,就会让更多人愿生、敢生。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