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沁州黄:从皇家贡米到富民产业的“黄金之路”
“金珠子,金珠王,金珠不换沁州黄”。作为中国小米之乡,山西省沁县正在加快推动传统农业向品牌化、科技化、全产业链化转型,走出了一条“特”“优”现代农业发展之路。凭借独特的地理环境、科技创新和政策支持,沁州黄小米不仅成为“中国米王”,更成为带动农民增收、助力乡村振兴的“金色产业”。
皇家贡米的现代传承:从历史底蕴到品牌崛起
山西沁县地处太行、太岳两山之间,海拔高、光照足、昼夜温差大,红壤土和草甸土富含有机质,为谷子生长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素有“皇家贡米”的美誉。
近年来,沁县通过地理标志保护、有机认证和品牌推广,让沁州黄小米从地方特产升级为全国知名品牌。目前,全县有机、绿色认证面积达47万亩,年产值突破10亿元,带动3万多农户增收,产品出口至美国、加拿大等国际市场。

专家在沁黄3号种植区调研 沁县县委宣传部供图
山西沁州黄集团公司连续举办山西省优质米鉴评会,在选送的43个优质小米品种中,沁黄3号拔得头筹、沁黄4号、沁黄5号都有不俗表现,进一步验证了沁县在培育小米谷种的实力。
科技赋能农业:从传统种植到智慧生产
为突破传统农业的局限,沁县引入现代科技,推动小米产业提质增效。在种植环节,推广“冬播谷子”技术,利用生物降解渗水地膜,实现秋雨冬雪春用,使谷子提前成熟并增产10%以上。同时,山西农科院研发的“沁黄”系列新品种,如沁黄3号、4号,优化了抗病性和产量,确保品质稳定。
在加工环节,山西沁州黄小米集团引进全自动生产线,开发出婴幼儿米粉、中老年营养粉、小米挂面等深加工产品,延伸产业链,提升附加值。此外,沁县还建立低温仓储系统,确保小米全年保鲜,并通过电商平台拓展销售,线上销售额占比达30%。
数据显示,近三年来,沁县人民政府累计投入资金补贴良种繁育、高标准农田建设和面源污染治理,推动产业向“专精特新”方向发展。
全产业链联动:从田间到餐桌的富民工程
沁县创新“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模式,形成种植、加工、销售一体化的产业体系。通过订单农业,企业以高于市场价收购谷子,确保农民稳定增收。目前,全县培育26家龙头企业,其中国家级龙头企业1家、省级8家,构建了多层次产业梯队。
品牌保护也成为重中之重。针对市场上冒牌产品泛滥的问题,沁县开展专项整治,规范地理标志使用,维护“沁州黄”品牌信誉。同时,通过农民丰收节、直播带货等活动,进一步提升品牌影响力。2024年沁州黄小米大会期间,线上直播一小时销售额突破30万元,展现了强大的市场潜力。
如今,沁州黄小米不仅是沁县的“金字招牌”,更成为乡村振兴的支柱产业。未来,沁县将继续深化科技研发、拓展国际市场,让这颗“太行山黄金珠”闪耀全球。
在2025世界品牌莫干山大会上,沁州黄小米作为山西地方特色品牌代表登上国际舞台,以太行品质对话全球品牌,借交流合作汲取经验,向世界展现从贡米到富农产业的品牌潜力。(张素桂)
(来源:新华财经)
(责任编辑:张文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