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梁祝”化成了什么蝶?看完这篇你就全懂了!

时间:2025-07-08 14:06:00

本文图片均由林海伦拍摄

迄今为止,宁波已经有226种蝴蝶的记录,其中凤蝶科共有26个种类。凤蝶科在数量上虽不及蛱蝶科(64种)的一半,但在蝴蝶世界始终牢牢地占据着C位。

凤蝶的辨识度比较高,它们中的成员多数具有显著的尾突,个体较大,活动能力很强,不像蛱蝶科的许多种类个体不大,行事比较低调,不易引起人们的注意。

宁波民间传说有梁祝化蝶的故事,梁祝二人所化之蝶就是在城区比较常见的玉带凤蝶。为何是玉带凤蝶,而不是别的蝴蝶呢?

对此,宁波籍昆虫学泰斗周尧先生曾论证过:玉带凤蝶的雌蝶比雄蝶漂亮,这在蝴蝶圈甚至昆虫世界中都是相当罕见的,通常情况是雄蝶比雌蝶色彩鲜艳,玉带凤蝶则反其道而行之,这又恰好符合人类的审美情趣。

玉带凤蝶雄蝶被认为是梁山伯的化身,因梁山伯曾任鄞县县令,腰间佩有玉佩,化蝶后其翅上便出现一条玉白色斑带。祝英台为红裙女子,化蝶后,后翅上有许多红色斑纹,完全符合这种幻化的逻辑。

玉带凤蝶雄蝶。

玉带凤蝶雄蝶,民间传说是梁山伯的化身,后翅腰部有一条玉白色斑点,很有识别度,宁波城区比较常见。

玉带凤蝶雌蝶。

玉带凤蝶雌蝶,民间传说是祝英台的化身,后翅的红斑显著,难得的雌蝶比雄蝶更加漂亮的种类代表。

另外,许多蝴蝶的雌雄个体差异并不显著,比如柑桔凤蝶或碧凤蝶,它们在野外是很常见的凤蝶种类。如果不靠近仔细辨别,很难看清哪个是雄哪个是雌。但是玉带凤蝶就不同了,老远就能看出哪个是梁山伯蝴蝶,哪个是祝英台蝴蝶。因为这种雌雄异型的情况在蝴蝶圈本就不多见。

更有意思的是,并非所有地方的玉带凤蝶都是雌雄异型的。记得我首次去海南采蝶时,发现两个“雄蝶”在交尾,感到大为惊讶。后来,海南的蝶友告诉我,在海南岛,玉带凤蝶的雌蝶与雄蝶在形态上没有明显差异,都是与宁波这边的雄蝶一样。

上为玉带凤蝶雌蝶,下为雄蝶。

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玉带凤蝶是种比较典型的伴人蝴蝶,就是喜欢与人类生活在一起,成为人们日常都能见到的少数几种蝴蝶之一。试想,梁祝化蝶的蝴蝶是躲在深山中,谁都没有见过的蝴蝶,那么故事的流传度就会大打折扣。如此说来,玉带凤蝶成为无可替代的梁祝凤蝶。当然,中国地大物博,梁祝故事流传到广西等地时,所化之蝶就变成了美凤蝶,这也是种雌雄异型的蝴蝶,有趣的是美凤蝶也是雌性比雄性漂亮。

凤蝶科蝴蝶之所以是重要的类群,可以从国内首批5种国家保护种类中看出些端倪:金斑喙凤蝶(I级),为中国特有物种,被誉为“蝶中皇后”和“中国国蝶”;另外4种分别为中华虎凤蝶(华西亚种)、双尾褐凤蝶和三尾褐凤蝶、阿波罗绢蝶(均为Ⅱ级)。5种蝴蝶中有4种是凤蝶科,可见其地位的重要性了。

宁波的凤蝶科中最有价值的种类是金裳凤蝶,它是国内体型最大的蝴蝶,雌蝶的翅展可达18cm。2009年,我首次发现其幼虫,当时还以为是红珠凤蝶的幼虫,带回饲养后幼虫变得超乎寻常的大,我才认识到这一定不是红珠凤蝶,查阅资料才知道这是金裳凤蝶的幼虫。在过去的16年里,金裳凤蝶时不时会出现在寄主植物马兜铃上。由于在宁波的野外马兜铃的分布比较稀少,因此这种蝴蝶也是出现得很不稳定。金裳凤蝶个体硕大,飞行能力很强,可以远距离地迁徙飞行。目前,金裳凤蝶已经被列入国家二级保护名录。

金裳凤蝶雌蝶,是国内体型最大的蝴蝶种类,在宁波罕见,通常是在人工饲养羽化时才能拍摄到活体蝴蝶的照片。

珍稀程度排第二的种类应该是宽尾凤蝶,这种凤蝶的尾突特别宽阔,有2条翅脉贯穿其中,这在别种凤蝶中是绝无仅有的。但是宽尾凤蝶的幼虫取食檫木和白玉兰的叶片,在四明山区宽尾凤蝶还是有一定的种群数量的,数量比金裳凤蝶多一些。

宽尾凤蝶,是珍稀蝴蝶种类,尾突特别宽,其中有2条翅脉贯通到尾突中。

统帅青凤蝶是罕见的种类,我只在30年前见过一次,可能是生活在遥远的南方个体误入本地区的缘故,之后一直没有出现过。

铁木剑凤蝶是种比较特殊的凤蝶种类,只在宁海茶山的山顶附近采集到过,别处从未见过。剑凤蝶属的种类又被叫作“升天蝶”,它们喜欢在山顶或山岗上方飞舞,就像放风筝一样越飞越高,采集非常困难,只有等其飞累了,落到花朵上采花时才有机会。

美凤蝶和巴黎翠凤蝶都是近几年才出现的种类,也是昙花一现,再未出现。可能以后还有遇见的机会,至少目前是属于罕见的种类。当然它们的颜值普遍被认可,我很希望这两种蝴蝶能成为宁波的常见种类。

宁波城区常见的凤蝶除了玉带凤蝶,还有青凤蝶,它们的幼虫取食香樟的嫩叶,因此其种群其实是不小的,只是其飞行速度有点快,而且爱在花丛中活动。城区偶尔也能看到柑桔凤蝶和红珠凤蝶。柑桔凤蝶的幼虫与玉带凤蝶的习性相同,都是啃食芸香科植物柑桔树的叶片,红珠凤蝶则是专门吃马兜铃的叶片的。

青凤蝶雄蝶,后翅蓝色斑块较大,最早是被叫作“蓝带青凤蝶”的,后被改为“青凤蝶”。

青凤蝶雌蝶,后翅的蓝色斑块很小,由此可以从翅膀上来区分雌性和雄性。

青凤蝶雌蝶反面,后翅有时红斑较多。

红珠凤蝶,红色的身体代表其有毒性,被玉带凤蝶模仿,但玉带凤蝶并无毒性。

红珠凤蝶刚刚羽化,翅膀还未硬化,这种色彩十分鲜艳的特征往往是有毒性的警戒色。

宁波的山野中常见的凤蝶种类主要有碧凤蝶、蓝凤蝶、穹翠凤蝶、碎斑青凤蝶、麝凤蝶、柑桔凤蝶等。种类数的确不多,但是像碧凤蝶、穹翠凤蝶和蓝凤蝶在高温时节会聚集一起吸水消暑。

它们将清凉的溪水吸入腹中,然后在尾端以水滴形式排出,身体的消化道变成一根内置式冷凝管,以此来达到降低体温的目的。不明真相的人会以为它们是口渴才去喝水的,其实它们总是一边吸水一边排水。

碎斑青凤蝶,幼虫以木兰科植物叶片为食。

宽带青凤蝶正面,绿色部分呈半透明状,与青凤蝶相比要稀少得多,只在山区活动。

小黑斑凤蝶,只出现在早春时节,一年仅发生一代,幼虫取食香樟,从成虫的形态上看与别的凤蝶相差较大。

碧凤蝶雄蝶个体硕大,山区时常在身边快速飞过,夏日高温时节会大量聚集吸水消暑。

碧凤蝶雄蝶反面,新月形的红色斑纹特别显著。

穹翠凤蝶,金绿色的鳞粉布满尾突的全部,由此可与碧凤蝶相区别,二者的确比较相似。

蓝凤蝶雄蝶正面,翅面具有深蓝色的光泽,由此得名,后翅基部有白色的性标,正好被前翅后缘覆盖遮挡。

蓝凤蝶雄蝶反面,图案和条纹与正面差异很大。

蓝凤蝶雌蝶侧面,一种少有的没有尾突的凤蝶种类。

玉斑凤蝶,后翅中部的白色斑块特别显著,也是罕见的种类。

凤蝶科的幼虫头部都具有特殊的臭角腺。当它们受到惊扰时,头部的臭角腺快速弹出,并散发出一股刺鼻的气味,会让天敌大吃一惊,放弃攻击这种犹如小蛇一样的怪物。

凤蝶科幼虫体表普遍没有棘刺,但是有的种类会有肉棘。它们的寄主植物都是具有芳香味的植物种类,比如吃小茴香枝叶的金凤蝶(有时则在水芹叶片上),吃樗叶花椒的碧凤蝶和蓝凤蝶、吃玉兰和檫木的宽尾凤蝶等等。

青凤蝶5龄幼虫,通体绿色还有叶脉,拟态效果极佳。

青凤蝶老熟幼虫,化蛹前虫体变得半透明状,黑色的点是其假眼。

碧凤蝶幼虫,幼虫多取食芸香科植物的叶片,体表与叶片浑然一体,臭角腺呈淡黄色。

穹翠凤蝶的5龄幼虫,一种十分霸气的蝴蝶幼虫,又有很好的保护色,红色的假眼很像竹叶青的眼睛。

穹翠凤蝶幼虫,遇到惊扰时橙黄色的臭角腺突然翻出来,并散发出一股刺鼻的气味,用于吓退天敌。

蓝凤蝶4龄幼虫,它的臭角腺是紫红色的,幼虫臭角腺的颜色是鉴定凤蝶种类的重要依据之一。

蓝凤蝶5龄幼虫,与低龄幼虫形态大相径庭,但臭角腺的颜色是不会变化的。

柑桔凤蝶低龄幼虫,刚刚出现在樗叶花椒上。

柑桔凤蝶5龄幼虫,臭角腺呈黄色,它们柑橘园中比较多见,是柑桔的重要害虫之一。

麝凤蝶幼虫,幼虫取食有毒的马兜铃叶片,幼虫身体表面布满肉棘,但其习性是比较温驯的。

碧凤蝶聚集在一起吸食地面上的腥臭物质,这与苍蝇的习性有几分相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