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济震小科普】学校开展地震应急演练应该注意什么?

时间:2025-04-09 17:52:00

学校地震应急演练一般包括地震紧急避险演练、紧急疏散演练等。

地震紧急避险演练:

“地震来袭,安全避震”指令或避险警报发出后,教室、实验室、宿舍的教职工应当立即指挥学生紧急避险。

“伏地、遮挡、手抓牢”三步避险动作应多演练,最好形成条件反射。躲在桌下时,应尽量蜷曲身体,降低身体重心,抓紧桌腿,保护头部;躲在课桌旁,一手用书包等物品保护头部,一手抓牢桌腿。

靠近窗户的同学及时拉上窗帘,防止震碎的玻璃对人员造成伤害。靠近教室门的同学或老师及时把门打开,防止震后门框变形无法打开。

震后紧急疏散演练:

学校发出疏散指令或警报后,同学们在老师的指挥下,快速有序疏散、撤离,疏散时分年级分班级顺序下楼。教室内人员疏散就近选择,前排走前门,后排走后门,快速行走,不应奔跑。

安排教师在楼梯拐角处、楼门口等危险区域进行引导,防止拥挤踩踏。

当发现自己前方有人摔倒时,应立即停下,并大声呼救,告知后面的人不要向前。

行进中要注意避开悬挂物、装饰物、玻璃幕墙、围墙、门头等,避免被砸伤,避开行进中的障碍物。不乘坐电梯,禁止跳楼。

行进时应猫腰,手持书本等保护头部快步行走,在离开建筑物或危险地带后,可放下双手快速行走至疏散场地。

疏散场地应该选择远离建筑物的宽阔地带,避开篮球架、旗杆、电线杆等。到达疏散场地后,以班级为单位及时清点人数,查看伤情,报告撤离情况。

震后,在确认安全并获得老师的允许之前,不要返回教室内取东西。

特别提示:组织地震应急演练时,要根据校舍抗震设防差异及实际情况采取切实可行的避震和疏散措施,不可墨守成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