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保护知识产权,最高检明确加大对新类型犯罪打击力度

时间:2025-04-23 12:05:00

中国正积极推进知识产权保护工作,包括加大对侵犯企业知识产权犯罪的打击力度。

“过去五年,起诉侵犯知识产权犯罪数量持续增加,形成有力震慑。其中,2024年起诉侵犯知识产权犯罪9452件20817人,人数较2020年上升71.3%。”在4月23日最高人民检察院举行的“以高质效知识产权检察履职 服务高水平科技创新”新闻发布会上,最高人民检察院经济犯罪检察厅(知识产权检察厅)副厅长刘太宗重点提及了检察机关在加强涉企知识产权保护、营造创新创业良好法治环境方面的工作。

刘太宗介绍,2024年,检察机关加大对侵犯企业知识产权犯罪的打击力度。坚持依法平等保护各类所有制经济,坚决惩治侵犯知识产权犯罪,切实保护企业知识产权和企业家合法权益。其中,2024年起诉侵犯知识产权犯罪9452件20817人,人数较2020年上升71.3%。依法加大财产刑的适用,让犯罪分子不能从犯罪中获利,剥夺其再犯罪能力。

最高人民检察院党组成员、副检察长宫鸣也在会上指出,检察机关依法有效平等保护企业和企业家合法权益,对侵犯各种所有制知识产权的行为实行同责同罪同罚。加强对涉企知识产权犯罪案件立案监督,依法惩治企业关键岗位人员实施的侵犯知识产权犯罪,加大对中小微企业原始创新保护力度。

对近年来利用深度链接、网络爬虫、架设游戏私服、电子侵入等新技术手段进行的新类型侵犯知识产权犯罪,检察机关重点加强惩治。“充分发挥侦查监督与协作配合、重大疑难案件听取意见等机制作用,加大对新类型犯罪的打击力度。”刘太宗举例,广东检察机关办理的陈某文等三人侵犯商业秘密案,被告人开发利用“爬虫”软件采集权利人公司计算机系统中存储的客户信息和交易邮件数据327万余条,用于经营同类业务。检察机关依法提起公诉,被告人被判处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此外,充分发挥检察机关法律监督职能作用。贯彻证据裁判规则,用好退回补充侦查和自行补充侦查,全面提升证据审查、引导侦查、出庭公诉等各项能力。加强立案监督和侦查活动监督,切实防止和依法纠正趋利性执法,防止有案不立和不当立案。

刘太宗表示,2025年将继续做优刑事检察职能,积极参与检察机关“违规异地执法和趋利性执法司法专项监督”工作,依法惩治侵犯知识产权犯罪,加强对跨区域案件的统筹指导,准确把握罪与非罪、此罪与彼罪的界限。针对司法实践中的疑难问题,最高检会同最高法共同研究制定了“两高”《关于办理侵犯知识产权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加大刑事打击力度,明确相关法律适用和证据证明标准,该司法解释将于明日(4月24日)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