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流域生态治理公益会议在银川举办
来源:【宁夏新闻网】
宁夏新闻网讯(记者 金文阳)近日,以“黄河畔的生态觉醒·贺兰下的脉络共振”为主题的生态公益会议在银川举行。阿拉善SEE生态协会、北京市企业家环保基金会及宁夏、银川两地青年企业家代表等百余人与会,聚焦黄河流域生态治理、绿色产业创新与跨区域协作,共商西北生态脆弱区转型方案。
宁夏农林科学院研究员陈卫平在论坛中展示了贺兰山东麓生态治理成果。通过“乔灌草立体种植+微生物固沙”技术,当地植被覆盖率从7年前的12%提升至47%,酿酒葡萄亩产量增加30%。更引人注目的是“光伏+生态牧场”创新模式:光伏板下方种植耐旱苜蓿,板间养殖滩羊,形成“板上发电、板下牧草、板间养殖”的立体空间利用。目前该模式已推广至5万亩荒漠,创造1200个就业岗位,带动农牧民年均增收2.6万元。

清华大学土水学院教授段云岭指出,宁夏推行的“以水定产”政策成效显著。某化工园区通过循环水系统改造,年节水达300万吨,相当于中型水库蓄水量,同时催生中水回用产业新链条。企业通过节水改造获得政策补贴,污水处理厂通过中水销售拓展盈利,形成“节水-增效-产业升级”的良性循环。
贺兰山东麓的耐旱酿酒葡萄成为生态修复与产业融合的典型案例。通过种植抗风蚀葡萄品种,荒漠化土地治理成本降低40%,葡萄园年固碳量相当于120棵乔木生态效益。当地构建的“种植—加工—文旅”产业链,带动农户年均增收超3万元。海原县盖牌村将废弃窑洞改造为生态民宿,配套沙枣花蜜、枸杞原浆等特色产品,2024年村集体收入突破200万元,实现生态价值向经济价值转化。

会议现场启动了“黄河和她的源头”巡回大篷车项目。来自三江源、内蒙古等沿黄8省区的环保代表,将黄河沿线水源注入启动装置,象征生态保护从区域行动转向流域协作。未来一年,该活动将走访沿黄9省区30个县市,通过纪录片展映、公益市集等形式,搭建生态治理经验共享平台,推动建立跨区域绿色产业协作网络。(图片由受访单位提供)
本文来自【宁夏新闻网】,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