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健康中国 | 春季情绪波动大如何调节?专家支招

时间:2025-04-03 17:36:00

央广网北京4月3日消息(记者 郭彦伟 实习记者 于悦麒)4月3日下午,国家卫生健康委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时令节气与健康(清明)有关情况。春季情绪波动大如何调节?对此,北京大学第六医院主任医师黄薛冰在发布会上给出答复。

黄薛冰表示,春季情绪波动确实是比较常见的情况。在中医上,情绪叫情志,是由五脏当中的肝来负责的,肝功能过强或不足,就会导致情绪出现狂躁或者低落。现代精神医学认为,人体的视网膜当中有一种感光细胞,它会感知光照的变化,进而把这个信号传递到大脑中的视交叉上核部位,调节我们的生物节律和大脑当中神经递质的分泌。春天光照时间增强,生物钟面临一个再适应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有可能就会出现神经递质分泌的紊乱问题,进而出现情绪上的变化。

春季应该如何调整情绪?黄薛冰建议,首先,要调整睡眠,让人体的生物节律和大自然的节律相一致。宜晚睡早起,增加活动的时间;其次,要加强互动。一方面是和大自然的互动,可以多增加一些户外活动,发泄一些过于充沛的精力或是过大的压力。另一方面是人际互动。可以通过跟人的互动,疏泄情绪、获得支持,打开心扉、增强自信;最后,如果春季情绪波动过于严重,情绪低落持续时间超过两周,或情绪亢奋持续时间超过一周,而且正常生活受到影响,就要及时就医。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央广网”客户端。欢迎提供新闻线索,24小时报料热线400-800-0088;消费者也可通过央广网“啄木鸟消费者投诉平台”线上投诉。版权声明:本文章版权归属央广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转载请联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