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墨入镜,上海出品“取经团”破圈突围暑期档
上海出品“取经团”破圈突围暑期档
笔墨入镜,《浪浪山小妖怪》票房已突破6亿元,成为国产二维动画电影票房冠军
■“敬每一个勇敢出发的自己”戳到众多观众泪点。在一路跌跌撞撞的闯荡中得到锤炼,最终“活出自己喜欢的模样”
2025年堪称中国动画电影的“奇迹之年”。继《哪吒之魔童闹海》春节档创造票房奇迹后,《浪浪山小妖怪》在这个暑期档成功破圈,创造属于国产二维动画电影的新纪录。截至目前,动画电影《浪浪山小妖怪》累计票房突破6亿元,超过《大鱼海棠》5.73亿元,成为国产二维动画电影票房冠军。
《浪浪山小妖怪》从爆款动画剧集《中国奇谭》走出,讲述了西行路上“草根取经团”故事。在好片云集、竞争激烈的暑期档中,来自上海的“小猪妖”何以成功突围?
和年轻观众找到对接点
作为《中国奇谭》首部动画电影,《浪浪山小妖怪》是一部实打实的上海出品电影。
《浪浪山小妖怪》以小妖怪的平凡视角讲述打工人故事,重塑经典神话,结尾“敬每一个勇敢出发的自己”戳到众多观众泪点。导演於水说,“打工人只是小妖怪的一个身份,影片也在讲述如何认清自己。而当认清之后有勇气出发,这是非常珍贵的。”
“我在看剧本时,一度担心观众能否接受‘山寨取经团’,成片的高完成度让我打消了这一顾虑。”上海大学上海电影学院教授、上海电影评论学会会长刘海波认为,影片的成功之处在于和当下年轻人找到了对接点。无论是“考大王洞三年考不上”的小猪妖、时刻紧攥工牌的蛤蟆精,还是话痨而被人嫌弃的黄鼠狼、社恐而难以融入集体的猩猩怪,它们都如同当下的年轻人,在一路跌跌撞撞的闯荡中得到锤炼,最终“活出自己喜欢的模样”。
影片在宣发上同样颇具亮点。早在故事框架阶段,影片就在做衍生开发,同步上线800多款电影衍生品,与多领域30余家知名品牌达成IP授权合作,“浪浪山小妖怪周边火到缺货”成微博热门话题。电影上映当日,SFC上影BOE-α超级影城变身“浪浪山”乐园,并同步开启“嘻游日”主题活动,延续在电影中的“沉浸感”。
“《浪浪山小妖怪》对小人物职场生活状态的关注,当下网络文娱媒介和美影厂传统的互文等,都是让我热爱、共鸣的地方。”上海大学上海电影学院副院长、上海温哥华电影学院执行院长程波已经“二刷”该片,他发现观众一半是年轻人,一半是亲子群体,孩子、成人都能在观影中得到乐趣。“好电影,是宣发有效的前提。”
“笔墨入镜”继承经典
《浪浪山小妖怪》汇集了一支超过600人的制作团队,精心打磨了1800多组镜头,制作了2000多张场景图。这部电影最大的特点是“笔墨入镜”,即让笔墨去构造镜头。
美影厂的作品曾涉及很多《西游记》相关故事,包括《大闹天宫》《金猴降妖》等,《浪浪山小妖怪》站在前人肩膀上向前,在创作中也得到上美影艺委会老艺术家的支持。於水表示,自己是看着美影厂经典作品长大的一代,最喜欢的是喜剧动画《三个和尚》,“艺委会老前辈在剧本阶段就给我们很多建议,比如画面风格上建议能否更加凸显国画的意蕴。我们采纳并真正实施到作品中。”
艺委会成员周克勤称赞影片题材好、故事新、观赏性强,他认为,《浪浪山小妖怪》很好地传承了美影厂建厂以来老少皆宜的方针,也很好地传承了美影厂一贯坚持的二维形式,“我一直认为二维动画更具有艺术性和绘画性,它能更好反映导演在美术风格上的追求,我们一定要把二维动画坚持下去。中国动画不能没有二维形式。”
无论是出品《哪吒》系列的光线彩条屋还是出品《长安三万里》等电影的追光动画,都以三维动画为代表。程波推测,随着《浪浪山小妖怪》的市场成功,有望改变中国动画电影的格局。“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有二维动画传统,如果能抓住《浪浪山小妖怪》的成功契机,推出更多接续传统、共鸣当下的优秀二维动画作品,形成差异化竞争,相信会成为又一商业动画重镇。”
(来源:解放日报 记者 钟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