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暑至,岳阳即将迎来“降温雨”
时间:2025-07-07 09:47:00
“倏忽温风至,因循小暑来。”7月7日,我们迎来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一个节气——小暑,标志着盛夏酷热模式正式开启。此时节,暑气渐盛,风带热浪,雷雨频发,万物进入生长巅峰期。
小暑意为“小热”,但全国大部分地区已进入盛夏,高温、高湿、强降雨成为天气舞台的主角,“桑拿天”也将成为常态。
据最新气象资料分析,本周我市阵性降水增多。周前期,高温势力依然强劲,最高气温可达37℃左右,以晴天间多云为主,午后需警惕分散性阵雨或雷阵雨突袭。7月9日开始,受台风“丹娜丝”外围云系影响,阵雨范围扩大,局地有短时强降水、雷暴大风等强对流天气,高温有所缓解,最低气温维持在25℃—26℃之间。
需特别注意的是,此轮降水过程中局地易发生短时强降水、雷暴大风等强对流天气,市民出行需携带雨具,关注临近预警,防范强对流天气带来的不利影响。
小暑时节,民间素有“食新”习俗,即品尝新收获的稻米,感恩丰收。在岳阳,虽无独特小暑节令习俗,但人们顺应时令,常以清淡新鲜的食物调节胃口,如莲藕、绿豆汤、鳝鱼等,尤其是鲜鱼水产,更是夏日餐桌的时令美味。部分地方也保留着“晒伏”传统,趁着阳光猛烈晾晒衣物、书籍,驱潮防霉。总体而言,小暑的习俗多围绕着消暑、静心展开,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智慧。
小暑时节,中医养生也有诸多讲究。此时“阳盛于外而虚于内”,阳气浮越于体表,内脏相对空虚,脾胃功能容易受到影响,且“暑多夹湿”,湿热之邪易困阻脾阳,导致食欲不振、腹胀腹泻、肢体困重等症状,心主夏,暑热易扰心神,使人烦躁不安、失眠多梦。因此养生要注重清热解暑、健脾祛湿、养心安神。饮食上宜清淡易消化,可多吃清热解暑的苦瓜、冬瓜、绿豆、莲子,健脾祛湿的薏米、赤小豆、山药、茯苓,养心安神的红枣、桂圆、小麦等食材。
岳阳晚报全媒体记者 陈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