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孙中山大元帅府纪念馆抗战展 佛山英烈抗战事迹引关注

时间:2025-08-26 10:33:00

近日,“铭记历史 面向未来: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主题活动”在孙中山大元帅府纪念馆拉开帷幕。其中,“还我河山——从国民革命到抗日救亡”展览通过丰富文物与史料,再现抗战历史,其中佛山籍英烈的抗战故事尤为吸引佛山观众注目。

此次展览由广州市文化广电旅游局指导,孙中山大元帅府纪念馆与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广州市委员会联合主办,分为“风起云涌”“血荐轩辕”“山河不屈”“国民革命走出的帅府抗日将领事迹选录”四个部分,精选80余件/套馆内外珍贵文物。展览以大元帅府人物的抗日事迹为主线,展现中华儿女共御外侮的精神,旨在铭记历史、缅怀先烈,弘扬爱国主义与伟大抗战精神。展览将持续至12月31日,免费向公众开放。

▲佛山籍英烈罗登贤抗战事迹。

展览展板中,佛山籍英烈罗登贤的事迹通过图版呈现。罗登贤(1905—1933)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参与组织省港大罢工,更是东北抗日武装的主要创建者。1931年担任中共中央驻东北代表时,他坚定表示中国共产党人将与东北人民共患难,绝不允许任何人提出离开东北,彰显了抗战到底的决心。

1933年1月2日陈铭枢撰、李济深书: 《十九路军淞沪殉国并历年死难将士公墓纪念碑文》拓片

淞沪抗战的历史记忆也在展览中得到鲜活还原。展陈的1933年《十九路军淞沪殉国并历年死难将士公墓纪念碑文》拓片,由大元帅府走出的陈铭枢撰文、李济深书写,是纪念十九路军抗战功绩的重要见证。因原碑已不存,如今原址修复的纪念碑便依据此拓片重立。

值得一提的是,十九路军成员多为广东籍,其中不乏佛山人。据佛山蔡李佛拳非遗传承人李伟峰介绍,其前辈崔章曾在1932年带领鸿胜馆弟子(含佛山武术家)支援淞沪抗战,以大刀与日军搏杀,并于1937年完善抗日大刀法,在珠三角广泛传习,令日寇闻风丧胆。

此外,展览还呈现了佛山人早期共产党员谭平山参与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史料。据史料记载,抗战时期谭平山聚焦粮食问题,形成“粮食救国”构想,将粮食、民众运动、外交政策并列为抗战三大关键问题,提出“兵源、器械、粮食如鼎之三足,缺一不可”的观点,凸显粮食对前线将士与后方民众的重要性。

展览位于纪念馆三楼,背景音乐选用冼星海的《在太行山上》《保卫黄河》《民族精神》三首抗战歌曲,其中为粤军所作、陈铭枢作词的《民族精神》首次以钢琴曲公开弹奏,让观众在旋律中感受民族不屈的灵魂。

文图、视频 | 佛山市新闻传媒中心记者束维

资料图片由孙中山大元帅府纪念馆提供

感谢广州孙中山大元帅府纪念馆给予支持

佛山市新闻传媒中心 中共佛山市委党史研究室 联合出品